书梦秘洞网>都市青春>重生之娱乐鬼才 >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七君子(一)
    2003年11月,王启年接到北影校方通知,参加一次学校的会议。

    “会议,什么会?”王启年不解。

    “还不是那些被操碎了心的第六代导演。”校方的教师说道。

    “貌似,我也算第六代。”王启年说道。

    “怎么说呢,我是说第六代里面拍地下电影的导演,一个个都上国内的黑名单。在你之前,张元、王小帅、贾樟柯他们走的路,都很让人操心。”这名老师说道,“不过,那也是特殊年代,导演没有出路,没办法的事情!”

    “怎么没出路?去剧组打工,拍拍广告,拍拍电视剧,甚至,当话剧导演,怎么就没出路呢?”王启年不以为然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能拍电影的,谁愿意拍广告和电视剧?”

    “说的也是!”

    即使在电影市场最萧条的时期,电影导演毕业就等于失业。但大电影的逼格还是远远超过赚钱的电视剧和广告片。另外,目睹第五代导演,一出道就是天之骄子,就能直接拍电影。所以,第六代导演心气很高,让他们到剧组给别人打杂锻炼,多半是不情愿的。

    所以,不少导演纷纷硬是要走大电影之路。由于,国内商业片没有市场,政府出资拍摄的主旋律⌒长⌒风⌒文⌒学,●★∷t电影,又不可能找他们这些新人。最终,不少的导演,接受海外资助,拍摄被国内称之为“地下电影”,国际上称之为“电影”的路子。

    电影,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。

    因为,美国电影行业被好莱坞巨头垄断,电影题材受到商业因素影响太深。与此同时,一名新人导演。想要获得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一个简单的数据好莱坞电影公司每年会收到几万个剧本投稿,最终,只会拍几百个。往往是几百个爱好者中,只有一个人能出头。其他大多数人,都是颗粒无收,混的很惨。

    正是因此。美国的电影运动爆发了,一些电影爱好者,用很简陋的工具,很低的预算,自己拍摄电影作品。往往几千美元、几万美元,就拍出了一部作品。这种小成本的电影,大多数都是拿去电影节参展,如果能获奖了,甚至。可以在一些小众的电影院线上映。

    有些小众的电影,甚至成为了票房市场黑马。几万元成本,斩获了几百万、几千万,甚至有上亿票房的逆天存在。

    这就更吸引很多电影爱好者,纷纷开始拍摄电影。电影,就像是草根创业一般,绝大多数,都是血本无归的。但有些成功的案例。激励者无数爱好者,前仆后继的参与。

    在中国电影市场。虽然不存在好莱坞八大电影巨头那种存在。但是,电影同样兴盛起来。第六代导演们开始登上电影舞台,是从电影开始。

    中国第六代导演,按照时间算起,应该是从85年开始。其中,85年的青年导演王小帅、张元、唐大年、娄烨、路学长、管虎等等北影毕业的学生为主。后来又把中戏的一部分导演也划分在内。

    这批导演绝大多数都拍摄电影,参与海外电影节和电影奖,拿奖之后,国内就被禁。

    之所以,第六代导演海外拿奖之后就被禁。因为,他们的电影大多数没有得到电影局的批准和支持。